鹿特丹是欧洲最大的港口,面积达105平方公里。为了保障在这一高度工业化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安全,需定期对码头及其他设施进行检查。
这些检查虽然必要,但也带来了挑战:检查期间,所有工作都必须暂停,而且待检查区域往往难以进入,甚至存在危险。例如,对于码头的底部,检查人员通常需要乘坐小船到下方进行检查,这可能十分危险。
在鹿特丹港,Terra使用无人机对博特莱克地区一座大型混凝土码头进行了检查。该地区服务于石化和工业行业,此次检查是该码头每五年一次的计划内检修的一部分。
检测工作流程
首先,测量员按测定的间隔设置了大约20个控制点,并用黄色贴纸标记了这些点。随后,他们派出一艘水上航行无人机对码头底部进行拍照,确保每张照片中至少包含一张贴纸。
随后,这些照片被用于在RealityScan中创建码头底部的3D模型。开始操作时,他们先在其本地系统中配置坐标系,并将测量员测量的控制点数据输入RealityScan。接下来的步骤是根据控制点对模型进行缩放调整。最后,他们将最终模型导出至客户的BIM软件中,以进行碰撞检测和进一步的施工分析。
总体而言,共为创建该3D模型拍摄了约7000张图像,这些图像随后被用于码头可视化展示。数据采集耗时一天,数据处理则大约需要一周时间。
尽管受到天气因素影响,但凭借水上航行无人机和RealityScan,Terra仍成功向客户交付了精确且详尽的码头3D模型。
“RealityScan速度很快。它让我们能够在不受拍摄地点过多限制的情况下拍摄大量照片。”Terra Inspectioneering创始人Steven Verver说,“而且它能生成出色的3D模型,我们可以根据测量坐标对这些模型进行缩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