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成该场景的搭建后,我便着手将其打造为商业作品,并花了两年时间密集采集更多我所知晓能够打造震撼VR体验的特定景点素材。每个景点都承载着我在旅行中的故事,但更重要的是阐释这片环境为何独具魅力且震撼人心。每个景点都配有背景文字说明,但初衷并非让观赏变得充满教育意义、说教味十足,而是希望营造更具体验感与冲击力的氛围,让景观本身诉说一切,让观看者自行探索并有所领悟。
你在这个项目中是如何运用RealityScan的?
多年来,我使用过大量摄影测量套件,但RealityScan的出现让我首次觉得可以借助它完成真正有意义的工作。这要得益于它在纹理质量上对原始摄影高度还原、提供了灵活的控制范围,当然还有理想的处理速度。由于作品包含多达56个场景,后期制作速度至关重要。此外,能够高度优化内容并将内容整合到实时引擎中,也是不可或缺的功能。
之后你还使用了哪些其他软件来完成我们在VR中看到的这些场景?
我的管线是:先用Adobe软件进行原始数据转换,再导入RealityScan处理,接着用Maya完成场景搭建、进行VR预览和清理,最后在游戏开发软件中实现实时VR内容创作与用户交互。实践证明,Meshmixer和SNS-Pro在特定任务中也十分实用。
你在摄影测量时使用了哪些设备?
我设计了多种基于索尼a7Riii和a7RIV相机阵列的定制设备,其中一些是专门为特定任务设计的,而另一些则适用于常规的场景捕捉。使用相机阵列能够缩短拍摄时间,因为在户外拍摄与阳光赛跑时,或在室内片场进行拍摄时,时间把控始终是一大挑战。我经常依靠Nodal Ninja的延长杆和全景云台的各种组合来完成许多拍摄任务。在镜头选择方面,我通常固定使用蔡司Batis 25mm镜头。此外,为呈现拍摄场地的区域全貌,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无人机进行辅助拍摄。
飞行场景在VR中是一种独特的呈现方式。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制作过程?
这些场景素材源自包机拍摄,我们会使用固定翼飞机或直升机,比起普通的无人机拍摄,这种方式的画面掌控力更强,分辨率更高。我常常会与一两位摄影师同行搭乘飞机拍摄,通过这种方式,我们能够扩大拍摄覆盖范围、提升工作速度。不过,起初我对于如何运用这些模型有些困惑,直到我的VR开发伙伴兼好友Kevin Mack设计出了一款出色的推力控制器,它成为了飞行操控的核心组件。
我早年有长期驾驶悬挂式滑翔机飞越美国西部的经历,这让我能精准还原滑翔飞行那种悠缓的速度与优雅的姿态。我知道许多用户希望飞行速度更快,但就像滑翔运动那样,更密切地感受沿途风景才是关键。
在提到的这40个景点中,你最喜欢哪一个场景,为什么?
多年来,我一直与位于加州圣莫尼卡的Onward Project基金会合作,拍摄三处特别的阿纳萨齐美洲原住民考古遗址。我们受纳瓦霍国及其家族的邀请,重走了一条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考察路线,以记录这些古老的遗址。
我十分幸运能够记录这些场景,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这些受严格保护且极为罕见的景点,它们高耸于偏远而壮观的悬崖峭壁之上。这恰恰展现了VR的强大力量:让人们真切感受到那些因保护限制、环境敏感或难以抵达而无法亲临的遗址现场。
Blueplanet VR对未来有什么展望?
有许多计划已蓄势待发。我希望这款作品能够吸引更多受众关注此类VR体验,因为我正在推进多个令人振奋的在研项目,后续将陆续推出。当下正是开发沉浸式媒体的绝佳时机,因为各项技术的融合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。
HMD、GPU、UAV以及相机分辨率技术协同发展,为我们捕捉与呈现自然世界提供了极为强大的工具组合。我更热衷于展现那些近在眼前的非凡世界,同时也希望借此方式展示它们的脆弱性以及对其进行保护的必要性。
对环境的关切往往源于亲身经历,而我坚信VR技术能够发挥作用,为公众提供这种直接体验,进而提升人们的保护意识。